印象里的南宁会展中心,是举办各种大型展会的重要场所,东盟博览会、招聘会、孕博会等大型展会都在这里举行。
不过,*近有消息称会展中心也要开设夜市,具体是啥情况?
会展中心也要搞夜市了
南宁国际会展中心,是南宁的地标建筑。以朱瑾花为原型设计建设的会展中心,屹立在民族大道一侧,醒目又雅致。近日,我了解到会展中心将要发展夜经济,消息来源是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官微发布题为“南宁之星夜经济盛大招商”的推文,内容为会展中心广场“南宁之星”欢迎餐饮美食、娱乐休闲、零食购物等商户加入。高大上的国际会展中心跟烟火气息浓厚的夜市经济,怎么就联动起来了?4月21日,我来到会展中心场馆,实地看看这个“南宁之星”究竟是怎么回事。我在会展中心广场看到了南宁之星的招商中心,门头的标语称全国聚焦打造一站式购物和休闲大商圈。据了解,这个夜市大约1.8万㎡,场地主要设置在会展中心广场,**600个4-9㎡移动摊位、38个金街铺面,面积为28-56㎡,营业时间是17:00-次日凌晨4:00。合作模式主要是租赁经营、联营经营、品牌加盟这3种。租赁经营的话摊位分有1500元/月、1800元/月、2500元/月等几个档次,押金5000元,两月一交,合同签一年。▲效果图
现场海报显示,夜市分5大区域,其中A区为舞台、休息区等;B区有540㎡儿童游乐场等;C区有广西乡镇特产帮扶售卖点、东盟十国等特产商品等;占比较大的D/E区则是美食类。我注意到,会展中心一侧的榕树下分布有一些临时摊位供白天摆,地面贴了地胶。目前正在招商中,产品可以是手作设计、饰品首饰、预包装食品等品类。不过,这天气即便有遮阳棚跟树遮阴加持,站在临时摊位下也热得够呛。地段很好,运营却非易事
南宁会展中心作为南宁地标,它本身的知名度就挺高,再加上它地铁直达的便利,若能够合理**运营起来,大概率会成为夜间经济的标杆。而且会展中心周围有诸多写字楼、住宅小区,若是运营得当,会吸引周边大批的客流去消费、体验。若是碰上有展会的**、节假日,会展中心的人流量增多,若是能有市集、夜市能够留住他们,把这部分客流转化,那收益可观。但机遇与挑战并存,会展中心夜经济的打造,远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容易。会展中心附近的商业可不少,一路之隔的民歌湖音乐小镇、会展航洋城,以及东盟盛天地、万象城等商业环绕在侧。特别是会展航洋城广场的摊位市集,**节假日客流量大。如何才能突破这个商业包围圈,找到合适、独特的运营模式跟业态让人耳目一新,值得深思。此外,我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到,此前南宁会展中心也做过类似的夜经济市集,叫做“大城里”。彼时还有免租金优惠,有吃喝玩乐、文化艺术等品类,但该市集后续便没了声音。如今又**打造南宁之星夜经济,这一次能够做得起来吗?
会展中心VS夜经济
会展中心占地约615亩,除了举办东盟博览会、以及其它展会的时候人流会多一点,其它时候多数都很寂静。而且这些展会基本都是白天举办,晚上会展中心就是一个亮着灯的地标建筑,没什么活动跟人流,空置着也确实可惜。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官微上经常能见到空置场地长期招租的公告,租赁用途可以是办公室、餐饮、文创、体育、经济类等。如今有运营方**打造会展中心夜经济,一方面闲置场地得到合理利用,转化成收益。另一方面,会展中心能够提升人气跟客流,我觉得还挺好。不过,我同事却跟我持相反观点,他认为会展中心做夜经济,降了格调还容易变得脏乱,实在是得不偿失。根据南宁之星的业态、营业时间来看,会有部分餐饮类摊位,餐饮产生的垃圾、油渍极难清洗去除。南宁会展中心是对外的名片,场址界面应该保持整洁明亮,做夜市经济没问题,但是得保护好会展中心的面貌不被“污染”。对于南宁会展中心打造夜经济这事,你们怎么看?欢迎点赞、评论留言一起聊一聊。